轉自龍商網
導讀: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生鮮品類的消費正以我們想象不到的方式,快速滲透到
日常生活的更多場景;而作為超市企業,業績增長的重心也正由傳統的生鮮引流、
食品沖量、家百盈利的經營格局,向以生鮮引流+沖量+盈利全面增長、食品家百力
保業績不降的局面轉變,尤其在將要到來的元旦、春節傳統銷售高峰期,生鮮將更
多擔起超市業績增長的重任。
“38%,45%,17%。”
這是當下生鮮、食品、家百三大基礎品類在超市業態銷售的大概占比,而在將要到
來的元旦、春節傳統銷售高峰期,生鮮品類的銷售占比或將超過50%。“人們年節
走親訪友,不一定非帶酒水點心、滋補保健品,但很可能還帶一組生鮮禮盒套裝。
”
這意味著:一是生鮮在銷售總量上與往年相比會出現更大增長空間,但需要超市更
重視對其銷售潛力的挖掘,做好前期準備;二是食品、家百品類的銷售壓力要比往
年更大,不能實現同比正增長的話,無形中也會提高生鮮銷售的占比。
因為年節銷售中,同一地區或商圈的各家超市企業的食品、家百等品類的主推品類
、單品大同小異,敏感性商品的價格政策也基本一致,業績差異的關鍵首先體現在
生鮮品類的吸客能力上。
“實體超市的食品、家百本就面臨渠道分流、業績下滑局面,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
對消費心理、行為的影響,給這些需求彈性相對大的品類業績增長帶來更大挑戰,
越來越多的超市企業將增長點鎖定在剛需的生鮮上。”資深超市生鮮專家、龍商網&
超市周刊特聘講師李北波提醒,但前提是要有過硬的生鮮資源開發、供應鏈整合與
備貨力。
01
生鮮商品資源儲備與調控
這和企業的規模、整體實力沒有直接關系,一些區域中小超市企業在生鮮直采、商
品資源方面也有很好的積累。
原來都稱爆款單品的底價為“白菜價”,但現在白菜在超市門店的價格一般在1.5
元/斤以上,在尚未批量上市前,這一價格并不低。從目前零售終端生鮮商品的售價
水平看,整體稍高于往年,但每家超市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價格殺手”單品,比
如一般售價5、6元/斤的丑橘,有的超市門店僅售2.99元/斤;正常售價在1.3元/斤
的土豆,有的超市價格在0.96元。
這就是超市企業在有意識地利用自己在某些生鮮單品上游直采資源上的優勢,打造
商圈內個別應季敏感單品的價格洼地,從而達到為門店吸引客流的目的,手中握有
的直采單品資源越多,在商圈競爭中的回旋余地就越大。
“冬季到來前,是爭奪優質上游生鮮資源的關鍵期,也是能決定在這個較往年更長
的行業寒冬里,哪家超市更有競爭耐力的體現。”李北波說道。
02
生鮮品類的拓展與優化
年節銷售的一大特點,就是某些品類和單品會出現爆發式增長。比如傳統的蔥姜蒜
等調味類食材,比如肉類、水產、水果品類等,都會出現一些爆發式增長的單品。
超市企業一方面需要做好庫存儲備,但更重要的是結合年節顧客的消費場景、購買
習慣,開發一些新品、組合單品等,比如加大凈菜、半成品菜的陳列,甚至可以推
出一些家宴的整體菜單食材組合解決方案。
一是針對過節時家宴的食材場景需求,一是針對年節期間人們禮尚往來的交際需求
,都可以在賣場重點推出相應的品類組合。比如過去人們年節送禮多是酒水、滋補
與點心品類,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一些生鮮禮盒套裝、線上生鮮到家的禮品
卡等產品可以更好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
對于年節時期生鮮品類的拓展與優化,李北波提醒道,首先還是要在基礎食材品類
上囤好貨、囤對貨,以往年的年節暢銷食材單品為參考,保證主體銷售品類的貨源
充足,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相應食材資源開發適合更多消費場景的新品組合。
03
生鮮具體如何備戰?
首先,要對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的生鮮銷售進行一次復盤,找出業績表現突出的
品類、單品,對比今年的生鮮資源儲備狀況,看哪些還需要加強,哪些單品在今年
可能已經不是重點;同時預測今年哪些品類和單品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并確
認是否具備貨源直采優勢。
其次,要分析出今年的元旦、春節很可能會出現哪些新的需求特點與變化。比如今
年人們過節的用餐、聚會、交際等場景,會對生鮮品類提出哪些新的需求方式,在
保持對傳統過節禮品品類給予足夠重視的同時,盡快在生鮮品類上開發出滿足多場
景需求的暢銷單品。
“工作的重點與方向確定下來后,各部門就要拿出一個生鮮各品類直采、囤貨、新
品開發的具體計劃與時間表,進入有序實施階段。”李北波說道,疫情防控常態化
下今年超市元旦、春節銷售還將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相應的銷售計劃制定、
執行也肯定與往年有很大不同。
青島大上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由青島凱創商業設施有限公司自2002年發展壯大而來,并于2017年在江蘇省無錫市創立青島大上電器有限公司華東營銷中心。主營產品:風幕柜;立風柜;水果風幕柜;牛奶柜;凱創冷柜;無霜冷柜;島柜價格;風幕柜價格;鮮肉柜;豬肉柜。